查看原文
其他

草药汤,还不如鸡汤

人的行为 2021-03-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安娜的三千乱话 Author 安娜


我的老爹老妈是铁杆中药粉,从小到大,不管发热流涕还是腰痛胸闷,甚至跌打损伤,总跟家里一堆瓦罐过不去。


等几天痊愈了,他们总以为是中药的功劳,因此手头长期保留着几位老中医的联系方式。这些人一般不住城市和郊区,多半散落在乡村野地,名气与其住地的幽深程度成正比,慕名者跋山涉水,络绎不绝。

 

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氤氲在浓淡相宜的中药气息里,头发里都带着草药的味道。老妈一向身体不好,即便在最为饱满壮实的二三十岁之间,她也常年为胆囊结石所累。记忆中她整麻袋地往家里扛草药,煤球炉子上的小火似乎从来没有熄过。


她也一直在喝药,药汁实在太苦,她总会在小灶边放一块不易融化的硬糖,喝一次药,舔几口糖。

 

两碗水煎成半碗汤,头煎二煎之间隔多久,小火文火,都有严格要求。折腾数小时之后,热气腾腾的半碗浓汤出炉,趁着药神未散,一脸庄重地双手捧起,闭眼仰头,一口落肚,仿佛完成一项神圣的交接仪式。少顷,眼波流转起来,好像药到病除这四个字就写在她的脸上。

 

然而,胆内结石依旧日夜不停地折磨她,来势汹涌的时候,她整宿都在床上打滚哭泣。彼时,我们姐妹年幼,十来岁光景,成熟得晚,对她的病痛束手无策。半夜醒来逢她病发,只能默默爬到她床上,陪她垂泪,帮她揉肩。老妈说拾搓揉腰部会让她舒服一些,我们俩便整夜轮流替她按捏,到了第二天早上,有时候手指头都是肿的。

 

这种生死无依的痛苦持续了很久,直到我们姐妹长大懂事,带她去做了手术。手术以后,她才真正活过来,大口喘气,大块吃肉。

 

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外科手术,没有抗菌药物,草药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帮我老妈结束她的胆内结石。

 


所以,对于草药,我一向怀着很深的疑惑。虽然从小听够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我还是不相信千姿百态的植物界里有着那么多天然的良医。不排除有些草药中的特殊成份,有简单的止血或者活血功能,但也仅止于此。


而更大的隐患在于,未经过任何科学验证的植物,谁能说得清含有更多其他未知的成份,它们进入我们的血液,会发生什么反应?

 

当然,我的小伙伴中还有中药迷,在此观念上的分歧或者已经开始动摇我们脆弱的人际联结。甚至像十三香这种自我们认识就向我灌输“中药智障论”的人也觉得,至少针灸和推拿还是可取的。


但正像我说的,如果只是简单地以物理原理促进血液循环,频率适宜,仅仅当作正常人的日常保健,不要涉及口服,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去年在网上看到“希波克拉底门徒”的一遍文章,以详实的数据比较了相同的年代,不同国家之间的两种数据,0-4岁儿童的死亡率和成年人的平均寿命,以此说明中药的存在并没有让人们更健康和长寿。相反,草药中不可描述语焉不详的成份和不确定的性能可能还会毒害人们的身体。

 

由于非常适合广而告之,下面我将摘录他的部分研究数据。数据参考来源为国内外正式出版的科普读物,列举几种文献名称如下。

 

1. Einstein, A., B. Podolsky, and N. Rosen, 1935, “Can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 Phys.Rev. 47, 777-780.

2.  倪江林<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J]>.统计研究, 1986 (2): 21-27.

3.  江桥 <清朝前期宗室人口状况的初步统计与分析[J]>.人口研究, 1986, 10(1):50-54.

4. 郭松义<清宣统年间北京城内人口死亡情况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02(03):50-57.

5.  米杰, 张美仙<中国儿童生存状况:婴幼儿死亡率变化趋势[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9,4(4):325-329.

  

首先看5岁以内幼儿死亡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郭松义在一篇论文中统计了清代135位民间绅士的子女死亡情况。显示976个子女中有244个死于0-4岁,幼儿死亡率为25%。2009年中国循证儿科学杂志一篇论文显示,1949年幼儿死亡率也是25%,也就是说,以前的孩子,4个人里平均会有1人活不过4岁。

 

从清代到民国,幼儿死亡率几乎没什么变化。同一时期,已经开始受惠于现代医学(即所谓的西医)的西方国家的幼儿死亡率都非常低。1950年加拿大为4.87%,澳大利亚为3.16%,美国为3.77%。即便是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幼儿死亡率也仅为9.13%,远远低于中国。

 

再看看灵长动物的数据。几内亚博叙地区一个野外黑猩猩种群的数据显示,黑猩猩0-4岁死亡率是27.30%。另一项大种群研究显示,类人猿(包含大猩猩、猩猩、长臂猿)的0-4岁死亡率是30%,小型灵长动物(环尾狐猴、吼猴、疣猴等13种)的0-4岁死亡率是52.5%。

 

  

而当现代医学(西医)在中国普及以后,加上卫生条件的改善,饮食营养的满足,新中国的幼儿死亡率大幅度降低,2015年的统计数据仅为1.07%。

 

数据是残酷的,那个时候,博大精深的中医居然留不住祖国稚嫩的花朵,竟然还不如小型灵长动物。

 

接下来看成年人。如果说,望闻问切对婴儿无用,那对成年人又如何。现代医学普及之前,国人的平均寿命如何呢?

 

根据《人口研究》的一篇论文所统计的数据,清代宗室成员大多很短命。顺治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35岁,康熙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33岁,雍正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29岁,而乾隆时期垫底,平均寿命仅为25.3岁。平均寿命25-35岁之间。16岁以下死亡率非常高,令人惊悚的14%-48%之间。

 

古代皇室宗亲,锦衣玉食,营养丰富,又有当代顶级御医保驾,仅是少数人,故在数据上不具代表性。而民间又没开展过类似的科学统计,看起来很难比较。所幸,我国有一份最早的相对比较完备的家族寿命表可供思考,即广东中山的李氏家族,能追溯到1365年。

 

统计发现,李氏家族1365-1599年的平均寿命(男女简单平均数,后同)为38.7岁,1600-1699年为34.9岁,1700-1749年为37.3岁,1750-1799年为36.2岁,1800-1849年为35.25岁,1949年前为34.74岁。

 

看出问题来了吧。五百年间,广东李氏家族的平均寿命基本没有变化,34.7-38.7岁之间波动。但他们依然比享用更好中医服务的皇室成员(25.3-35岁)来得长寿。

 

这些数据也许提供思考,中药,中华补品,究竟是延寿,还是夺寿?曾经万人空巷的一部电视剧,《康熙王朝》有句歌词说“还想再活五百年”,看来是想多了,五十年都困难。

 

现代医学在世界上起步很晚,到了十九世纪后期才慢慢发展起来。之前,同时期欧洲人的平均寿命也不分伯仲。文艺复兴时期是35岁,18世纪是36岁,19世纪是40岁。

 

时间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西方世界的科学家发现了青霉素,可以直接医治许多我们看不见的细菌真菌感染。到了二十世纪中期,也就是新中国建立前后,以西方世界为代表的现代医学事业蓬勃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抗生素问世,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等,都是在这期间发现的。

 

同时,世界医疗卫生水平坐着火箭上升,加上食物营养学和食物存储技术的进步,人们终于穿过漫漫长夜,看见了生命延长的曙光。到了2015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男性74岁,女性79岁。

 


 

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中药在过去的几千年间,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从这里可以窥见一二。在现代医学没有普及的时候,整个世界一片漆黑,无论用不用中药,人类的寿命相差不多。如果不幸得了传染病,基本就是一人得病,全村覆灭。


所以这里要敲个黑板,清清嗓子:改变人类命运的,是现代医学,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而草药,作为古老中华的文化符号,可以作为一种遗产放到博物馆供后人欣赏。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参观,笑着告诉他们前人走过的弯路,然后接下去看看另一个文化遗产馆,那里陈列着类似于燕窝虫草人参这样怪怪的东西。

 

写在这里突然梦醒了,原来现在还有人在推广草药。对着一个国家的人推广一个已经被历史和科学证明是没有价值的东西,本身就是一件邪恶的事情。神化和宣传背后的巨大利益所得者仅仅是很小一部分人,而这部分人其实自己是不会用草药的,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相信现代医学。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